閱讀記文《背影》和《我的母親》選段,回答后面小題。
【甲】我說道:“爸爸,你走吧。”他往車外看了看說:“我買幾個橘子去。你就在此地,不要走動。”我看都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,走到那邊月臺,須穿過鐵道,須跳下去又爬上去。父親是一個胖子,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。我本來要去的,他不肯,只好讓他去。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。穿著黑布大馬褂。深青布棉袍,蹣跚地走到鐵道邊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難。可是他穿過鐵道,要爬上那邊月臺。就不容易了。他用兩手攀著上面,兩腳再向上縮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,顯出努力的樣子,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,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。
《背影》節選
【乙】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,受了她極大極深的影響。我14歲(其實只有12歲零兩三個月)就離開她了。在這廣溪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,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。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,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,如果我能寬恕人,體諒人——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。
《我的母親》節選
17. 請用簡潔的語音概括【甲】文內容。
18. 【乙】文除了體現作者的寬厚和善外。還體現他什么性格特點?請結合本段相關詞語具體分析。
19. 試比較【甲】【乙】兩文在表達方式上的異同。
20. 父親買橘一幕令作者感動淚流,而你的親人也一定會有讓你感動的一個瞬間。請用你的真情妙筆描寫出來。(至少運用一種人物描寫方法)
【答案】17. 望父買橘。(或寫了父親過鐵道買橘子。)
18. 從“如果”“混”“一絲一毫”“一點點”這些詞語中,可以看出胡適先生謙遜為人低調的性格特點。
19. 相同點:記敘;不同點:甲文還有描寫,乙文還有議論和抒情。
20. 示例:“啊!都六點半了!怎么不叫我起床?”媽媽怯怯地說:“看你睡的香,我不忍……”。我抓起書包就往外沖,這時媽媽迅速把一盒奶和雞蛋塞入我的書包。叮囑道:“路上注意安全,別忘了吃早餐。”頓時一暖流涌上心頭……
【解析】
17. 試題分析:情節概括題。通讀全文,理清故事線索,抓住人物的活動,注意時間地點的變化,梳理情節,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結果來概括,不要遺漏主要情節,不必敘述細節,語言要簡潔通順。組織語言時,最好以“父親”為陳述的主體。概述出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事件。
18. 試題分析: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題目,人物性格分析注意從小說的情節入手,通過對人物的語言、動作、心理等描寫或其它的側面描寫進行分析總結。也可分析重點詞語的表現力。如此題從“如果”“混”“一絲一毫”“一點點”這些詞語中,可以看出胡適先生謙遜為人低調的性格特點。所以一定要讀懂文字對刻畫人物形象的意義。
19. 試題分析:比較閱讀。題干要求比較兩文在表達方式上的異同。通讀全文,整體把握,理解內容后再思考答案內容。如相同點可從都運用了記敘這種表達方式的角度作答。不同點可從甲文還運用了描寫這種表達方式,而乙文還運用了議論和抒情這兩種表達方式的角度作答。答此題,首先要了解表達方式的類型有幾種,然后通過閱讀文章仔細加以鑒別。
20. 試題分析: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。答此題,要用自己最擅長的方法去表達心聲,如寫感動魂靈的細節。這個細節可以是外婆在月夜下給你講的一個故事,可以是是媽媽在病床前給你削的一個蘋果,可以是爸爸嚴肅的一聲斥責,可以是妹妹甜甜的一聲“哥哥”……注意要寫的是“讓你感動的一個瞬間”,并且至少運用一種人物描寫方法。
|